,事件,
工信部印发通知,组织开展,2025,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,其中包括清洁氢产业创新发展,研究形成一批清,洁氢制—储—输—用成套技术与装备,推动清洁氢在交通、冶金、化工等领域应用落地。氢能源再迎政策催化,后续产业化有望加速。
核心逻辑
,1、中美氢能源政策催化再次落地,产业发展加速
,中美氢能源政策催化再次落地,产业发展加速。中国方面,2024,年,12,月,30,日,为落实《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21—2035,年)》,加快工业副,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清洁低碳氢应用,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,工业和,信息化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《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,应用实施方案》。美国方面,2025,年,1,月,3,日,美国财政部发布了《通胀削减法案》(IRA,法案)第,45V,条规定的清洁氢,能生产减税政策的最终规则,氢能产业相关方很大程度得到了它们想要的更宽,松政策。,根据香橙会氢能数据库H2,Plus,Data统计,截至2024年12月底,中国已规划绿氢项目数量超过700个(含签约、规划、备案、在建、建成阶段项目),合计规划绿氢产能已超过1100万吨(部分项目含远期产能),对应电解槽需求规模达到143GW。
展开剩余78%美国方面,据国际能源署(IEA)统计,截至2024年10月,美国全部电解水制氢项目规划产能达到1775万吨/年,其中已建成产能仅占全部规划产能的不足1%,另有8%左右的项目产能处于建设或投资决议阶段,有92%的项目产能仍处于可研阶段或概念提出阶段,等待市场或补贴的支持。现在国内存量落地绿氢项目产能仅约11万吨,但已立项产能达到了680万吨,项目开工率24%,随着政策出台、示范效应和产业降本三者共同驱动,项目落地进程将加速。,
2、政策已为氢能行业放量奠定基础,
2024年国内氢能政策端亮点:1)顶层重视程度提升,如《能源法》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;2)地方顶层设计相继出台,配套政策快速推进。重点政策包括:①更多省市推动非化工区制氢松绑、危化许可松绑;②绿氢补贴加速出台,主要集中非城市群地区,推动绿氢降本;③储运端:内蒙古出台首个省级绿氢管道规划;④山东等地率先对氢能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。展望2025,即将迎来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考核时间点,政策已为行业放量奠定基础。
,经济性叠加地方示范城市先行先试,燃料电池车2025年具备放量基础。①政策目标指引高增,测算若完成考核目标,2024年11-12月及2025年总销量需要达到27,647辆。②系统国产化降本显著,如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成本2019至2023年复合年均降幅30.1%,利于持续放量。③2024年5月,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第一、二年度奖励资金累计达27.67亿元,国补发放利于改善企业现金流。
,3、2025年绿氢项目密集推进有望推动电解槽需求释放,
光伏平准化度电成本的下降带来电解水制氢降本,有望推动绿氢规模化应用,测算电价0.25元/kWh时,碱性电解水制氢成本为17.0元/kg,已接近化工副产氢成本,且远期仍有降本空间。2024年1-12月,已公开招标电解槽的绿氢项目共24个,合计电解槽招标量达1.77GW。从绿氢项目开工及EPC招标情况看,现在共有67万吨绿氢项目已开工,178万m3/h、约1400余套电解槽将陆续迎来招标。绿氢存量替代主要用于合成氨、甲醇制备等领域,主要方向远期预计形成绿氢需求潜力9403万吨。,8省市公布2025年107.1万吨的绿氢产能目标对应电解槽市场空间达402亿元。2024年1-12月我国电解槽中标1762MW,进度较慢因大型制氢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仍需时间验证;此外下游应用场景尚未大规模铺开,制约了上游绿氢项目的落地进度。2025年绿氢项目密集推进有望推动电解槽需求释放。,
板块内核心公司
,中自科技:公司于2018年起布局氢能领域,2024年,所承担的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完成项目结题。现在,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已实现公斤级批量生产和销售,已建造产能2kg/批次,年产能250kg的燃料电池催化剂柔性生产线。公司成为新研氢能三款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催化剂定点开发供应商。新研氢能产品包括36kW-240kW车用燃料电池系统,
,华电科工:公司氢能方面内蒙古、辽宁和青海三大制氢项目均成功实现商业运行,醇氨方面开展万吨级合成氨工艺多稳态优化及柔性调控技术研究,已获3项绿氢耦合绿氨装备发明专利授权,自主研发燃氨替油稳燃、锅炉全工况下氨煤混烧锅炉深度调峰技术,积极跟进辽宁、吉林、越南、印尼等风光电制氢醇一体化项目。,
禾望电气:公司拥有500kW~20MW的大功率制氢电源产品,可选风冷/水冷、户内式/集装箱式、一级拓扑/二级拓扑等多类型,支持新能源制氢智慧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。公司产品已在甘肃玉门、云南曲靖、陕西榆林、宁夏宁东、澳大利亚等多个电解水制氢项目中成功应用。,
航天工程:公司围绕氢能产业链布局核心设备,现在1000型碱性电解制氢系统成功取得氢能领跑者认证,2000型电解槽下线。首套氢气深度纯化系统和痕量除杂系统完成试运行,可用于化工副产氢的提纯。公司具备生物质气化技术及设备储备,有望在煤化工向绿色化工过渡,绿氢及氢基产品渗透率提升的趋势下成为公司利润的第二增长点。,
华光环能:氢能在源侧是长时储能的有效落地方式,协助提升消纳水平,随中央及地方支持政策不断落地,氢能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。公司在巩固能源环保主业优势地位的同时,布局碱性电解槽制造设备,当期已获较大规模的氢能订单,同时,公司拓展火电灵活性改造业务,有望支撑未来成长。
,石化机械:公司氢能业务快速取得突破,涵盖制氢、储氢/加氢等环节,并于2023年在以上各环节取得市场突破,2024H1订单已接近2023全年水平。公司加大氢能业务布局,2023年7月大股东授牌公司为中国石化氢能装备制造基地,2024年9月公司设立氢能平台子公司,2025年底氢能装备集成制造与测试项目预计投产。依托大股东的赋能及其在氢能全产业链的布局,叠加氢能产业规模增长潜力的释放,公司的氢能业务有望充分受益,并成为公司成长的第二曲线。,
富瑞特装:公司布局氢储运高精尖环节,其氢瓶阀门客户覆盖大部分头部企业,国产化渗透将加速,液氢公司左侧布局,DN25~DN50液氢用紧急切断阀、液氢用截止阀共计121套液氢用阀门已发往项目现场。,
华电重工:公司氢能事业部建成质子交换膜和气体扩散层生产线,实现氢能关键材料突破。产品端,华臻系列(碱性电解水制氢)和华瀚系列(PEM电解水制氢)产品各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。根据公司财报,1000Nm3级别的碱性电解槽性能已完成第三方性能检测和认证。2023年公司执行内蒙古、青海等地多个制氢项目,实现营收5.14亿元,利润贡献0.68亿元。2024年有望在新疆、内蒙、辽宁、吉林等地推广绿电制氢及绿色醇氨项目。
,特别提示:本报告仅提供产业趋势及公司基本面的相关信息,核心数据和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,不能作为实时买卖依据,买卖时机判断可以参考同花顺决策先锋三维战法。因为篇幅有限,我们仅对这几家公司做个举例,提及股票不视为向您明示或暗示地推荐分仓交易股票软件,更不应理解为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或保证,请勿据此操作,请您理性投资、注意风险。
发布于:山东省